心藏筆露:無聲卻有聲(上)

這一天的新症,是一對結婚約十年的夫婦。丈夫是位身形魁梧的救生員,而來求診的太太則是個二十來歲的少婦。她的轉介信提到她因懷疑兒子有自閉傾向而變得心情低落,因此到來求診。

我如常地問診,請她告訴我多點有關她的狀況。奇怪的是她除了說不開心外,便靜下來了。儘管坐在她身旁的丈夫拚命地鼓勵她,她也保持沉默,而丈夫也表現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我苦口婆心地說:「你這樣不發一言,但又說要來解決情緒問題,我很難做。我有需要聽你多講一點你的感受。」但她只是敷衍說:「唔開心囉。」委實說,我從她的表情裏看不出她心情低落,反而令我有一種「奈佢唔何」的無力感。

診症室裏再次靜默起來。須知道在繁忙的公立醫院門診裏,醫生確是需要爭分奪秒的。我反覆問了好幾次,她依然如此,給人這樣帶「遊花園」,我當然也感到有點氣餒和氣憤。而經驗也告訴我繼續這樣下去意義和作用也不大。

於是我告訴她:「既然你不想說,不如請先出去休息一下。我會問問你先生你的狀況,待會再請你進來,希望之後你會願意告訴我多一點你的狀況吧。」

我開門看她離去,她眼神中帶點詫異。老實說,雖然好像不大專業,但畢竟我也是血肉之軀,那一刻確實感到有點「心涼」。

待她離開後,她的丈夫首先代她向我道歉,並告訴我她的過去。原來她父母為口奔馳,從小到大她都是由祖母代為照顧。可是在她小學四年級時,祖母因病過世,從此她便由姨母和姑姐輪流照顧,過居無定所的生活。到了初中,她便常常和朋友在酒吧流連至深宵,成年後更順理成章成為酒吧知客,因此結識了她的丈夫,兩人及後因意外懷孕而結為夫婦。可是她生孩子後仍繼續以往的生活習慣,常常「今天不回家」,不時和朋友在外玩至通宵達旦。丈夫只好在他媽媽的協助下,父兼母職把孩子帶大。而她每每花光了錢,便會問丈夫要錢,要不到錢就會吵架或自殘身體。

聽聽,我一方面想到丈夫這些年的生活,或許每一天也有我剛才感受到那份重甸甸的無力感;另一方面,我開始思考她的童年與她要令周遭的人也感到那份無力感的行為是否有關係?(下回續)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副顧問醫生黎榮謙

隔周二刊出

(轉載自蘋果日報 | 心藏筆露 | 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