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藏筆露:選擇性緘默

「媽媽,我今日在學校……」,阿言每天放學後,總是拉媽媽七嘴八舌的說個不停,學校發生的事情、老師的表情、同學間的玩笑,都被他形容得像喜劇般精采。在家中,他是一名開心果;但到了家長日那天,老師卻竟然建議媽媽帶他去看精神科。

「甚麼?阿言有甚麼問題?」原來阿言在學校內從來都不發一言,不回答任何問題,在中、英文口試中也無法取得分數。阿言一家參與教會活動兩年,有一次主日學老師進行家訪,看見阿言和媽媽談話,驚訝地問:「原來佢識講?」

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是一種社交焦慮症,患者有正常的說話能力,但對某些情境或人物總是說不出話來。比較常見的是上學時不說話,要回到舒適、安全及輕鬆的環境才願開口。儘管他們不願意參與團體活動,他們的其他行為和學習能力都屬正常。這就好像是極端的害羞,但是症狀的持久度和程度,顯然與害羞大有不同。原因可能很複雜,但往往與社交恐懼有關。

選擇性緘默症並不被視為溝通障礙,因為大部份兒童患者會以面部表情和手勢等溝通。與一般的看法相反,選擇性緘默症患者的情況不一定會在長大後改善,故此他們應在年輕時便積極接受治療,否則症狀只會變得更嚴重,患者會被視為不說話的人,最終令他們更難開口。家長應多方面留意子女,更別吝嗇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資深護師吳翠芬

(轉載自蘋果日報 | 心藏筆露 201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