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了適應性網頁設計後,你可簡易地變更字型大小,配合個人需要。
假如你使用桌上型電腦瀏覽,近代的瀏覽器可讓用家按著Ctrl鍵(在Macintosh鍵盤上是Command鍵)和+/-鍵來放大或縮小字型,而按著Ctrl鍵和0則可回復預設大小。
使用智能電話和平板電腦時,你只需在螢幕上滑動手指便能放大或縮小圖文。
你也可透過選項單來變更字型大小。
在頁面的選項單選擇「縮放」,然後按「+」放大。
隨著腦神經科學的進步,大多數的精神疾病,現在都有藥物治療。然而,有關精神科藥物的誤解很常見,這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擔心,甚至令他們未能堅持治療。精神科藥物在我們的大腦如何發揮作用?精神科藥物是否能控制我們的頭腦?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嚴重嗎?
精神病是由於大腦一些部分受損,引致腦細胞功能障礙,例如腦細胞之間傳遞訊息的化學物質失衡。腦細胞功能障礙表現出來的就是各種精神上的病徵,包括認知功能、思想、情緒、感官、行為、生理功能 (如睡眠、食慾) 的異常,及個人在生活上各方面表現的下降。
「藥物治療」主要是透過平衡腦部裏傳遞訊息的化學物質,例如抗思覺失調的藥物,主要是透過調節腦內一種名為「多巴胺」的化學物質,從而抑製妄想的出現。一些藥物甚至可以促進腦部受損部位的修復,例如抗抑鬱藥一方面加強腦細胞之間「血清素」的傳送,另一方面促進腦部產生一種名為「BDNF」 的腦神經生長因子,從而促進受損的腦部區域康復。
常用的精神科藥物包括抗抑鬱藥、抗思覺失調藥物、情緒穩定劑、鎮靜劑和安眠藥、及抗認知障礙症藥物等。然而,這種傳統的分類方法實際上是不夠確切的。例如,用於治療抑鬱症的藥物也可用於焦慮症;情緒穩定劑,包括鋰劑 (Lithium)以及一些最初發明用作治療腦癎症的藥物,是治療躁狂抑鬱症的主要藥物。但新一代的抗思覺失調藥物亦發現除了可治療思覺失調之外,對躁狂抑鬱症亦有療效。
抗抑鬱藥泛指用於治療抑鬱症的藥物。現今常用的抗抑鬱藥主要包括「三環抗抑鬱藥」(Tricyclics),「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製劑」(SSRI),「血清素與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製劑」(SNRI)等。
抑鬱症病發的原理,就是腦部掌管情緒、行為動機、記憶、睡眠及食慾的部位受損,而受損的其中一個途徑是身體過量「壓力荷爾蒙」對腦部的毒性所致。在這些腦部區域中,有數種化學物質在維持腦部正常運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包括「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等。可是,在受損的腦部區域中,血清素的傳送受阻,使患者的腦部不能正常運作。
抗抑鬱藥以兩種途徑治療抑鬱症。第一種就是直接加強各個腦細胞之間的血清素傳送。第二種就是促進腦部產生一種名為「BDNF」的腦神經生長因子,從而使受損的腦部區域康復。壓力荷爾蒙阻礙了「BDNF」這種因子的產生,結果使腦細胞如缺水的植物根部一般逐漸枯萎。
因此,服用抗抑鬱藥並不會如看一套喜劇般,即時及直接使人快樂。抗抑鬱藥不是製造快樂感覺的藥物,它是使人的腦部功能回復正常,從而令人重拾感受快樂、理性地思考的能力,並使人睡眠恢復正常,好讓人重拾生活的動力,這樣患者就更有能力去解決問題,而這些問題正好就是壓力及抑鬱情緒的來源。所以正確來說,抗抑鬱藥不是「開心藥」,而是一種「保」腦藥 (保護腦部,抵禦壓力荷爾蒙的損害),亦是一種「補」腦藥 (修補受損的腦部區域,促進腦神經之間的血清素等物質的傳送) 。
妄想是思覺失調的主要病徵之一。妄想是腦內一個錯誤信念,即使沒有證據,違反邏輯,但亦深信不疑。抗思覺失調藥物可以減輕妄想這個病徵。要了解抗思覺失調藥物如何減輕妄想,我們要知道大腦的異常如何引起妄想。
腦部是人體最複雜的器官,科學家至今對它仍未有充份的認識。目前我們較為有初部了解的是腦內化學物質「多巴胺」的異常狀況,如何引致產生妄想。
「多巴胺」是腦部的重要化學物質,其中一個作用是促成我們對於外界事物產生動機,並了解這些事物對自己的重要性。我們的腦部每天會釋出適量的「多巴胺」,這樣我們才會在遇到周遭各種客觀事物時,有能力去正確判斷這些事物對於自己有沒有重要性。例如,我見到一名男子持刀向著自己,腦中「多巴胺」的作用令我們知道他的行動是與自己有關聯,正確地了解他準備傷害自己。這合理想法是根據外在環境實況而產生的。
可是,若「多巴胺」過量及不恰當地釋出,就會使人不能正確地了解外界客觀事物,錯誤地認定一些外界事物對自己有巨大的重要性。例如,這個人雖沒有犯法,但他會相信街上每一個巡邏的警察,都是為了搜捕他而走在街上,這想法便成了一個「妄想」。大腦中「多巴胺」過量釋出,使他失去了理性推論的能力,錯誤了解外界事物對自己的關聯,即使亳無客觀證據,亦深信不疑,使他整天都不敢外出,以免「被捕」。這是由於腦部過量的「多巴胺」活動而產生之不合理想法。
大部份抗思覺失調藥物是藉著抑製腦內「多巴胺」的過多活動,從而使患者不再對周遭的事物賦予錯誤的個人意義,簡單來說,即令患者不再產生「妄想」。但患者並不會即時丟掉既有的「妄想」,而是這些「妄想」不再那麽令患者朝思暮想,苦惱因而漸漸減少;隨之患者能運用理智,用另一種想法去解釋其所面對的事物。若用前述的例子來說,就是患者開始了解到,自己經常遇到警察,只因警察正在執行日常巡邏,而不是為了追捕自己,否則為何多次遇到警察,但自己仍未有被捕。
有些人可能會問,抗思覺失調藥物,或任何藥物,可否去除一個人腦內的其他信念,例如令子女不再相信壞朋友的說話,令上司不再相信某同事對我的誣告。抗思覺失調藥物只能幫助一個人擺脫由大腦的化學活動異常所產生的信念。如果這個信念不是從大腦異常所產生,服食抗思覺失調藥物也沒有作用。
鎮靜劑和安眠藥在腦內的作用是加強一種叫做GABA的化學物質的活動。GABA的作用是抑製性的。因此,加強GABA的活動可以降低一個人的覺醒水平,減輕焦慮,促進睡眠。
然而,鎮靜劑和安眠藥不能從根本上糾正腦內化學物質不平衡造成的異常焦慮和睡眠困難。此外,長時間使用鎮靜劑和安眠藥會有依賴的風險。
焦慮症的主要藥物治療是「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製劑」(SSRI)及「血清素與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製劑」(SNRI),其藥理是糾正腦內化學物質的不平衡。鎮靜劑和安眠藥在焦慮症和抑鬱症中,只限於作短期使用。有一點很容易被忽視的是,睡眠問題常見於焦慮症和抑鬱症。因此當焦慮症和抑鬱症醫好後,其中的睡眠問題亦會解決。
每一種藥物,無論是中藥或是西藥,都會有副作用。而每一種藥物出現的副作用可以多達數十種,這反映了副作用的出現是因人而異,常見的副作用 (大約出現在多於百分之十的病人) 通常只有幾種,其餘的都不太常見。在精神科藥物方面,近十數年,新一代精神科藥物在減低副作用方面已大大改善。
有些副作用會隨著身體慢慢適應藥物而消退。例如,有些病人服用抗抑鬱藥初期 (大約首一星期)的緊張及食慾不振情況會有所加劇,但這些不適大多會逐漸消退。而亦有一些副作用是可以用其他方法處理。例如,第二代的「抗思覺失調藥物」其中一種副作用是增加「代謝綜合症」的風險,這包括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及體重增加。但病人如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適量運動和控製飲食,這些風險是可以減低的。
病人向醫生詳細描述服藥後的不適是非常重要的,醫生會判斷這些不適是由於副作用、屬於一種精神病病徵、還是由於另外一種個別疾病所引致的。有些時候,副作用是無可避免的,但是醫生會和病人商討,平衡病發的風險及副作用的害處,而決定選擇那一種藥物治療。醫生可透過調校藥物的分量、更改服藥次數及時間,以減低藥物的副作用。
害怕副作用而完全拒絕藥物治療是一種不智的做法,因為即使一種藥物有副作用,醫生永遠有調校藥物份量、「轉藥」、甚至停藥的選擇。
不少病人發現在醫生處方的精神科藥物的包裝盒上印有一個寫有「毒藥」的紅色標籤,並因此感到擔心。其實,這個「毒藥」的標籤意思是這藥物受香港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規管,這種藥物只能由註冊醫生處方。
在精神病康復的概念中,很多人誤解「藥物治療」的角色。這個誤解很普遍,原因可能是在很多其他疾病之中,例如肺炎,病人只需要服用一個療程的抗生素,當病菌已被消除時,病人便可停止服食抗生素。停止服藥就是代表肺炎已康復。
對於精神病患,很多時即使病徵完全消退,病人重拾狀態去應付工作及生活,但精神科醫生會建議繼續藥物治療一段時間 (為期數月甚至數年)。原因是即使同一藥物,在治療中不同階段的角色都不同,在病徵已醫好後,藥物的角色便是為了鞏固康復。
大部分精神病是由壓力而引起的腦部損傷所造成。精神科藥物能促進腦部受損部位的修復,糾正腦部化學物質的失衡。當隨著大腦受損部位功能恢復,病徵便會消退。由於遺傳因子在腦部某些部位所引起的脆弱性仍然存在,再加上導致上次病發的壓力來源很多時會重現,這兩個因素均構成病發的風險。所以,持續的藥物治療提供了一份保護,鞏固康復,大大減低病發的風險。
其實,在日常生活上,我們很多時都會採取一些保護措施,以維持健康及防止再一次生病。例如一些人比較容易曬傷,所以每次戶外活動時,都會搽防曬用品。又例如一些人容易著涼,所以每次進入商場或戲院都會加穿一件外套。這道理就和採用藥物治療來防止病發一樣。
精神病奪去了患者對自己心智的控製權,精神科藥物正是糾正大腦的功能失調,協助患者重拾這種控製權,所以精神科藥物治療並不是操控患者的心智。相反,「危害精神毒品」如 「K仔」、「冰毒」等,就是靠破壞一個人的大腦,從而操控他的心智。
(感謝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 崔永豪醫生撰寫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