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小秘聞

洋人愛捐血  華人忌諱多


收集血液初期,捐血者多為外籍人士。

香港紅十字會在1952年開展血液收集服務,本地初期仍倚賴有償捐血或從外地進口血液,漸漸才發展至自給自足。當時大部分捐血者都是外籍人士,本地的中國人普遍抱存疑態度,有些人甚至認為捐血是一種禁忌,故當年全年亦只收集得約400包血液。早期血液是用玻璃瓶盛載,自70年代起改用塑料袋。1991年起,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由醫院管理局管理,繼續堅守無償及自願捐贈的原則。2016年,血液收集量已增加至258,222包,包括250,554包全血和7,668包成分血。

 

抽血員的誕生

原來第一位抽血員是於2002年誕生的,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是成立此職系的先導者。當時中心為了讓護士專注臨床工作,特別開設抽血員的職位。自2007年起,公立醫院也相繼仿傚,陸續聘請病人服務助理,負責提供24小時抽血服務及其他相關臨床病人服務技術支援工作。所有執行臨床助理工作的員工需接受訓練課程,通過考核和取得證書,才會被正式聘任。訓練課程為期約一年,內容包括抽血技術訓練、心電圖檢查訓練、留置靜脈導管技術訓練等,確保員工掌握抽血、心電圖及靜脈導管插入的知識、技術及程序。


要維持血液供應穩定,需要大家同心協力,請不要猶豫,立即加入捐血者行列,詳情瀏覽http://www5.ha.org.hk/rcbts/hkindex.aspHA logo -icon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微博 分享至Google 分享至Twitter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