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健康專欄《保健至專》- 太愛孩子反成拖累

四歲的芬芬有發展遲緩問題,小手不靈活,她拿起匙羹吃飯,簡直是一件累事,故總是拖拖拉拉不肯吃飯。媽媽每次吃飯囉嗦她幾句後,總忍不住親手餵食。六歲的俊俊患有自閉症,剛升上小一的他不知道怎樣交朋友。媽媽因擔心他在小息時會孤單一人,故每天小息總會帶小食到學校探望俊俊。八歲的晴晴有專注力不足問題,媽媽怕她趕不及完成家課會被老師責罰,故偷偷幫她完成部分作業。

疼愛孩子乃父母的天性,父母無不希望孩子每天能快樂地成長,孩子遇上困難,總希望能幫上一把。餵一口飯、探望一下、計兩條算術,對家長來說又有多難呢?可是,家長們可知道這些「小工作」對孩子的成長,尤其是有先天發展障礙的孩子有多重要?

自行實習解難
對有發展障礙的孩子來說,在生活小事上遇到的困難可能比一般的孩子多,而這些「小事」正正就是他們需要克服的難題。家長若不忍心見孩子因小事難過而幫上一把,那麼孩子就永遠沒有機會學習,更可能因知道父母會幫忙而逃避問題。結果隨孩子長大,「小事」日積月累變成「大事」,孩子日後可能要付上更沉重的代價。

家長應如何幫助孩子?以下有些小貼士可供參考,首先要理解有發展障礙的孩子要面對的困難比一般人多,家長應多鼓勵孩子,培養他們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以提高孩子日後的「抗逆力」。另應提供適切的教導,讓孩子知道有甚麼方法可助處理有關難題,例如芬芬要學習如何正確拿碗、匙,俊俊要知道認識新朋友的技巧,晴晴要學會如何分配工作與休息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實習解難。

家長要明白,孩子接受挑戰時遇上挫折,感到不愉快是理所當然的。若認為挑戰在合理範圍內,不妨「忍心」一點讓孩子面對,忍一時之痛可換來孩子日後更長遠的得益。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 臨心理學家楊名殷

(轉載自星島日報 | 保健至專 201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