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健康專欄《保健至專》- 狂躁抑鬱兩極化

「我丈夫動不動就發脾氣,性格這麼暴躁,準是患了狂躁症!」陳太向醫生投訴。其實易發怒不一定就是狂躁症,真正的狂躁症,是情緒病的其中一種。患者在發病時會有一系列症狀,包括情緒變得異常高漲,與人相處的態度可能變得過分親切或輕挑,也有部分患者會容易暴躁,甚至有暴力行為。這些情緒波動是由於大腦出現病變,而非一般的情緒變化會據周圍發生的事情而轉變。

患者病發期間會持續地亢奮,所需睡眠時間亦突然驟減,於缺乏休息的情況下體力依然極度充沛,像有用之不盡的精力,甚至性欲增強。患者會感到自己思考速度變快,因而可能會忽然變得過分健談,談話速度也加快。另可能會在亢奮情緒下,胡亂花費大量金錢,並有很多不切實際的計畫,做出很多非理性的決定。部分較為嚴重者更可能出現幻覺,或妄想自己有高人一等的身分和能力,例如自覺是神仙。

藥療控制病情
狂躁症是情緒病的其中一種極端狀況,另一種極端則是抑鬱症。假如患者曾先後出現狂躁和抑鬱的症狀,便有機會是患上了「狂躁抑鬱症」(簡稱躁鬱症)。狂躁抑鬱症的治療,主要靠口服藥物控制病情。現時一藥物包括新一代抗思覺失調藥,以及不同種類的情緒穩定劑,例如鋰劑和一些用作控制腦癇的藥物。藥療除能有效控制病情,於康復後持續服藥更有效預防復發。當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壓力管理,也是預防病發的重要一環。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精神科醫生趙穎欣

(轉載自星島日報 | 保健至專 201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