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健康專欄《保健至專》- 對立反抗症孩童品行障礙

小莫(化名)雖只是小孩子,但經常亂發脾氣,還向醫護人員揮拳動腳,甚至粗言穢語。病房護士希望為小莫進行一系列的行為治療計畫,可惜小莫的爸爸因過分疼惜兒子,任由兒子自行選擇,小莫便有恃無恐地拒絕接受治療。

現今的家長對子女呵護備至,令他們的物質享受從不或缺,父母為子女完美貼心地鋪排及完成各項事情,不容他們有半點受挫或需要忍讓的經驗。這往往弄巧反拙,令孩子養成亂發脾氣、不服從指示、推卸責任及易怒等脾性,甚至遇上小事便因而尋死。即使父母察覺子女有對抗性的行為,但卻怕嚴格管束會令他們更為反叛,結果拒讓孩子接受有效而合適的治療,眼睜睜地看兒童在學校,甚至社會上成為「另類」一族。

管教不當導致

事實上,類似小莫的個案,在現今的香港社會,真是屢見不鮮。天使一般的面孔,卻有破壞性的行為。一般而言,家長的管教配合醫護人員的適當輔導及治療,出現對抗性行為的兒童都會有明顯的改善。我們都愛孩子,但一味以孩子為中心作錯誤經營,問題只會「應運而生」。成人應堅持正面管教的大原則,別讓可愛的小天使,因為管教不善而變成惹人討厭的小魔怪。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精神科註冊護士張起倩

(轉載自星島日報 | 保健至專 201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