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藏筆露:與孩子一起成長

康康今年11歲,他自小是個異常好動的孩子,在家中總是無法安坐,經常亂跑。升上小一後,老師發現他於課堂上不是做白日夢,就是作弄同學,總是不能遵照指示完成堂課。老師的介入,父母才驚覺孩子不是頑皮,於是帶他見精神科醫生。

經過評估後,康康被診斷患上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康康遵照醫生囑咐用藥後,在老師和父母的協助下,他已可以應付課堂學習和日常習。

隨康康成長,父母發現他的自理能力不足,依賴性強。沒有父母的督導下,他的房間及書包總是十分凌亂,而且不注重儀容生。經醫生的轉介,他參加了「提升專注力及自理能力」的宿營訓練班。

諮詢過精神科護士後,康康與父母一起設定作息生活的時間表,同時父母為康康設立了一個面向牆壁的工作位置,並放置計時器,與視覺提示卡以提醒他依時完成活動及工作。當他達標時,父母會給予言語讚賞,並於行為記錄表貼上貼紙。當貼紙累積到特定的數目,他便能獲得獎勵。如未能達標,父母則會以正面及清晰的指示作出提點。

經過持續的藥物治療及3個月的行為治療,康康能自行執拾書包和工作位置,還能依時起床梳洗。透過正向管教技巧指導,父母學會了以15分鐘隔離法(Time-out)和獎勵計劃去培養康康的良好行為,與孩子一起成長。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精神科註冊護士黎思明

(轉載自蘋果日報 | 心藏筆露 2016-7-26)